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资料图】
从威海乳山口以南至日照岚山港1035公里海岸线,有1100余座航标;海上看似不起眼的航标,每一个都重达5吨,起重搬运的时候随时都会面临危险。每年从春天开始,青岛航标处的航标工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从海里将浮标打捞上来,运到岸上将长满的海虹清洗下来,然后将浮标重新放回海里。听起来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充满了辛苦还有风险。海里如何更换5吨重的航标,海上忙碌的工人们又有哪些辛苦?5月22日,记者跟随青岛航标处的“海巡1501”轮船一起出海探访。
打捞起航标。
“现在的航标越来越智能化,但是依然难以阻挡海虹等生物的侵蚀。”“海巡1501”轮船船长刘雪峰说,航标是海上重要的指示标识,一侧为绿色,一侧为红色。两排航标中间的区域,就是轮船可以安全航行的区域。尤其是一些巨轮,更是需要精确的位置信息。
大家看到海面上的航标,可能只有两三米高。但是在海面以下,还有超过4米的高度,主要是漂浮舱。为了固定好位置,还有锚链锁住海底同样重达5吨的石块。根据规定,航标平均每三年就需要维修保养一次,主要是将航标下面的海虹等清洗掉,然后进行喷漆保养。
清洗航标。
常年在水下,航标以及锚链很快就长满了海虹,会慢慢地被腐蚀。每个地方航标的安放时间不一样,他们平均一年要更换300多个航标。
“听起来数量不大,跟着我们去现场你就知道这个任务量多不多了。”刘雪峰说。根据任务计划,他们今年5月份要从日照海域开始更换。
5月22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了日照港码头。此时,他们刚刚更换了3个航标,正好返回码头。利用起重机将航标运送上岸以后,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刘雪峰说,在海里直接进行清洗太复杂了,所以他们都是直接运送到岸边。清洗以后,再运送到海里更换。
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们先从最远的海区进行更换。如今,80个航标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将打捞上的航标送上岸。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直接就往目的地开去,在航行的途中,航标工们轮流吃饭。航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到达了预定的海区。
由于航标太重,他们必须借助船上的起重机。记者看到,航标工们利用钩子,将起重机连接到航标上。为了防止脱落,航标工们还要用绳索辅助起重机。船长刘雪峰说,他们一般都会逆着潮水来作业,这样船体更稳定一些。
清洗航标。
起重机在作业的时候,绳索的受力非常大,也是最大的潜在危险。如果遇到风浪大的情况,浮标在船上稍微一摇晃,人员就会面临受伤危险。
在人工的辅助下,一个六七米高的航标从海里被捞了出来,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海虹。打捞上来以后,工人们又把沉在水底的5吨重石块捞起来。航标工们需要将锁链取下来,然后连接到清洗好的航标上。但是,长满海虹的锁链,需要用大锤使劲捶打才能解开。
放置航标。
记者掂量了一下,一个锁扣就有五六斤。航标工们作业的时候都非常小心,因为这些设备都很重,一旦受伤后果不堪设想。将锁链重新连接好以后,他们重新将航标放到海里。由于重量比较大,整个船体来回摇晃。
此时正值中午,在太阳的炙烤下,航标工们都出了不少汗。刘雪峰说,难得这两天风平浪静,所以抓紧时间赶工。在他们眼里,只要风浪不大就是好天。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夏天确实是最难熬的。在海上光照非常强,整个皮肤很快就被晒得发红,上船几分钟肤色就跟变了一样。
将石头放入水底。
“不是在海上,就是在船上。”航标工宋师傅说,“海巡1501”轮船是青岛航标处唯一一艘更换航标的渔船。它的排水量600吨,长度是58米,算是一个中型的船。
由于航标比较大,这艘船一次最多只能更换3个航标。即便是顺利的情况下,更换一次航标也要40多分钟。遇到情况复杂的,一个小时都有可能。每次更换以后,他们都需要返回码头。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三个航次,放9个航标。”刘雪峰说,这主要取决于天气情况,像当天这样的情况,他们只能干两个航次,放置6个航标。从日照到青岛、烟台、威海,这些海域都有需要更换的航标。他们需要在这些码头上依次作业,只要出航了,基本上都是在船上。最少一个月时间,有时候要两三个月。
而航标的更换任务是没有办法停的,一旦损坏,有可能给货轮的通行带来困难。这个时候,家里有什么事情,漂泊在海上的他们都帮不上。“这也是我们最愧疚的地方。”船长刘雪峰说,除了更换航标,他们还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必须时刻在轮船上值班待命。一年当中,在船上的时间要比在家里多很多。
“从我毕业开始,就在这艘船上工作,一直到现在已经29年了。”船长刘雪峰说,他见证了这些年航标的不断更新,也见证了青岛这些港口的发展。
航标从原来的铁铸,慢慢变成更加轻便环保的聚乙烯材质,不仅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还增加了测风、测温等装置。
船长刘雪峰观察前方情况。
作为船舶驾驶台主要负责人,刘雪峰多次参与重大应急抢险任务,筑起守护海上的挡风墙。自他成为青岛航标处“海巡1501”轮的船长,短短五年内在近千次的出海作业中,更换灯浮标3000多座次,灯船30多艘次,圆满完成任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本以为从码头起航后,刘雪峰就会去吃午饭。但是,刘雪峰坚持看到轮船驶出港口,平稳地开出以后,才最后一个到餐厅里吃饭。吃过饭以后,他又早早地回到驾驶舱里,时刻观察着下面的作业情况。
“作为一船之长,要对每一名船员负责,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刘雪峰说,在海上航行不能靠运气,而是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每一次都安全地返回。
作为一名老船长,他始终把严谨、担当放在心上。2018年,他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2019年荣获“最美北海航保人”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是鼓励更是动力。”刘雪峰说,作为一名航标工,他将会一如既往守护好每一个航标,点亮每一辆船舶的航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