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市场 > 内容页

渔业“芯” 育出“水上渔仓”

2023-08-31 22:23:58 来源:中国农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切实抓好全州渔业种业发展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基地+繁育+标准”的特色发展路径,闯出了渔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西双版纳州具有全国稀缺的优越气候条件,属澜沧江水系,淡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宜渔稻田13万亩,有天然鱼类107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7%,是实施水产种业振兴、打造我省水产种业高地和我国渔业“南繁基地”的理想之地。提早生产、全年持续生产,反季销售、错峰销售是西双版纳水产苗种产业的最大优势。全州已初步形成集罗非鱼、四大家鱼、鲤鲫鱼、加州鲈等名优品种、澜沧江土著鱼等多种品类的水产良种基地。2022年,全州淡水养殖总面积达8.96万亩,水产品产量8.7万吨,淡水鱼苗产量达91.2亿尾,占全省淡水鱼苗产量的54%,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3.22亿元。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约66.6公斤,居全省第一。

摸清家底,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完成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对全州水产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征集,摸清我州鱼、虾、蟹、贝、藻、两栖爬行类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情况,对地方品种和野生品种等特有种质资源做到“应收尽收”。

开展渔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特色种质资源发掘。加强特色种质资源发掘与应用,对征集和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整理整合后进行编目,入国家和省库(圃)妥善保存;积极稳妥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对美国加州鲈鱼、黄颡鱼、泥鳅、罗氏沼虾、澳洲龙虾、云斑尖塘鳢等进行养殖试验示范、本地化扩繁与技术集成,并逐步在省内外适宜地区进行养殖。

健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强化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推进种质资源登记和信息管理工作,支持现有保护单位维护运营,提升种质资源保护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立足我州丝尾鳠、大鳞四须鲃等澜沧江土著鱼及罗非鱼特色水产品种优势,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国家级罗非鱼种质资源场1个、澜沧江土著鱼保育中心1个。拥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个。

建设基地,实施种业基地提升行动

积极申报实施国家种业提升重点项目。推进水产良种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集中繁殖、分散培育、就近供应”的苗种产业体系,全州目前共有繁殖能力的苗种场15家(其中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省级原良种场3家)。2022年,全州淡水鱼苗产量91.2亿尾,约占云南省总量的55%,居全省第一,现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水产苗种供应基地。

申报项目+种质资源繁育。成功申报了西双版纳州国家罗非鱼水产种质资源场项目、西双版纳普水省级水产良种场生产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红螯螯虾规模化产能提升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中央资金1600万元。西双版纳州国家罗非鱼水产种质资源场项目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设单位水产良种基础群体保存能力提高50%以上,优质亲本供应数量增加20%以上,种质保存和选育水平明显提升。

设施升级+打造种苗基地。依托西双版纳州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国家罗非鱼水产种质资源场项目,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设备更新完善和管理培训,提高水产苗种生产供应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和养殖尾水治理能力,提高优质苗种生产供应能力,快速提高水产苗种自给率,加大渔业资源良种开发能力,推动水产种资源良种更新换代,水产良种基础群体保存能力提高50%以上,优质亲本供应数量增加20%以上,种质保存和选育水平明显提升。通过持续推进水产良种场建设、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推广,西双版纳水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培育龙头,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

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匹配”的筹资模式,在育种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等环节给予重点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产种业科技创新,培育扶持了一批罗非鱼苗种场和加工企业,形成了以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全雄性罗非鱼、四大家鱼、澜沧江土著鱼等为“强优势”品种生产的企业集群;以西双版纳普水鱼苗公司为龙头的黄颡鱼、大口黑鲈、泥鳅、罗氏沼虾等为“补短板”品种生产的企业集群;以云南霖德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红螯螯虾、云斑尖塘鳢等为“破难题”品种生产的企业集群。

其中,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强优势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是云南省拥有品种最多、设备最齐全的省级原(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拥有成熟稳定的罗非鱼苗种生产繁育技术,生产的鱼苗不但覆盖云南省各州(市),同时还销往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区,以及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2022年,鱼苗生产总量46.84亿尾,占全省鱼苗生产总量的36%,居全省第一,鱼苗产值4600余万元。

转型升级,实施提升产业竞争力行动

坚持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理念,督促指导企业加强罗非鱼苗种质量控制和苗种售后服务,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打造了“博雄一号”“新吉富罗非鱼”等罗非鱼种业品牌,赢得了养殖户的信赖。

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持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推广,积极推广丝尾鳠、大鳞四须鲃、泥鳅、大口黑鲈、黄颡鱼、罗氏沼虾等名优土著鱼品种和高效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强化精深加工。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设罗非鱼、澜沧江土著鱼水产品加工厂,充分利用产地优势,进行商品鱼深加工。目前我州拥有水产品加工厂2家并已建成投产,原料鱼年加工能力达1.03万吨,年产值达1.25亿元。加工厂的建设为实现全州的稳产保供、提高生产效能、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稳定发展原实用技术的同时,借鉴新模式新理念,通过低产田改造,筑田埂、整田块、挖沟凼,将水淹田改造为既种稻又养鱼的良田,适时开展稻鱼、稻虾、稻鳅、稻蛙的共作、轮作,并将产出的优质大米和水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做出高品质生态大米、速食腌鱼等特色产品。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打造湄公河水底世界,开办各类休闲垂钓场、渔家乐餐厅、乡村民宿,举办摸鱼节、星光夜市、野钓比赛等活动,再结合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观光、线上直销、体育竞技等内容,向世人展示澜沧江土著鱼的风采,助推农旅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经营模式。2022年,全州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5万亩,同比增幅71.45%。

科技赋能,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和育种联合攻关行动

在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我州通过大力扶持以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渔业企业,持续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利用西双版纳丰富的渔业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及产业化开发研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成果,在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方面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专利4件。有效提升了区域良种覆盖率,助推全州渔业种业振兴发展,研究成果率先在本州进行试验示范和转化应用。截至目前,我州拥有大宗淡水鱼及名优品种19种,收集、驯养成功土著鱼40余种,其中人繁技术成熟的有16种;启动罗非鱼“博雄1号” 、大鳞四须鲃“全雌1号”的新品种审定工作,有望实现我州水产良种审定零的突破。

科研院校+平台。整合相关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企业等力量,以西双版纳州为重点,建设土著鱼育种平台,加大土著鱼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聚焦丝尾鳠、大鳞四须鲃、罗非鱼水产优势特色资源,加强大鳞四须鲃、丝尾鳠等澜沧江鱼优质土著鱼类研究,利用基因编辑等精准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展澜沧江优质土著鱼定向选育和新品种创制,提升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

土著鱼+驯养繁育。通过自主研究、项目支持、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导发展了5家水产繁育场,大力开展澜沧江土著鱼的人工驯养繁育研究工作。目前,已经驯养成功土著鱼30余种,其中人工繁殖技术成熟的有丝尾鳠、叉尾鲇、大鳞四须鲃、双孔鱼、裂峡鲃、中国结鱼、攀鲈、胡子鲶等8种。同时,每年在全州范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使澜沧江土著鱼类资源得到有序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成效显著。

加快标准制定。完成丝尾鳠人工繁殖技术规范、丝尾鳠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和丝尾鳠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等系列地方标准的制订,发布地方标准3项,为下一步推进土著鱼标准化生产打牢了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