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在全球迎来行业风口期,围绕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布局,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也大幅增加。在过去4年里,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有数字医疗的专利申请,其中申请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和韩国,专利申请量分别是4.495万件、1.55万件和0.52万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医院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关分析数据,数字医院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与保健知识咨询平台。数字医院要实现数字医院目标,首先要解决医院网络系统与医疗设备的兼容问题,据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所长介绍,数字医院设备可实现医疗信息图像化,从而使诊治更精确,同时可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数字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赋能,中国数字医院的市场规模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的用户渗透率已由38%增长到70%,未来5年,数字医疗产业将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数字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数字医院行业应用现状
数字医院应用是中国电信为充分满足各级卫生部门、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中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管理、信息共享的需求以及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依托“商务领航”品牌、产品、服务、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将IT软硬件产品与电信网络资源、增值服务和整合开发能力相结合,所提供的集医院信息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等应用于一体的应用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着力提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构建数字化医院和数字化卫生。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已有1600余家互联网医院,超过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中国远程医疗服务县(区、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数字医疗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政策利好、技术进步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我国数字医疗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由2017年的807亿元增至2020年的19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4%。预计2022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010亿元。
数字分析技术的应用可缩短就医时间,使更多患者得到服务,减少劳动成本,并降低医疗成本。例如护士可通过数字技术承接一些原本属于医生的工作,而且患者也能利用移动设备在家中进行医疗方面的自我管理。
不仅如此,风投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促进更多的患者参与医患互动,以此帮助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行为健康问题的患者。
中国数字医疗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当前中国企业也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中,专利质量及技术质量都具有长足的进步,未来将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数字医疗时代。
数字医院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数字医院不仅需要数字化医疗设备,同时还应将各种医疗数据、信息纳入网络系统。数字医院这就需要大量的医疗系统软件。据估计,仅一家数字医院建立管理信息化系统就要花费1000多万元。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医院目前市场规模达到430亿元。
伴随数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以及患者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模式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利,提高诊疗效率。全球63%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远程诊疗在未来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医疗服务场景的变革也对医护人员技能提出全新挑战。51%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医疗可能影响医生保持对患者人文关怀,未来医疗场景下医患沟通技能对于临床医护而言十分重要。
本报告对中国数字医院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医院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将帮助数字医院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数字医院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数字医院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准确把握数字医院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数字医院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数字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