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市场 > 内容页

时讯:首席核心观点集(2023年5月29日 –6月4日)

2023-06-08 14:40:25 来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一、 本周要点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定力与发力

力,在于平衡。经历一个季度的疫后修复,近期诸多表征经济冷暖的高频数据开始趋弱。特别地,以青年失业率和物价为代表的关键性指标仍在远离均衡。与过往不同,当前逆周期调节工具暂无明显响应。宏观政策为何如此有定力,何时会发力呢?相较海外主要经济体,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的宏观政策整体较为审慎。现实利率似高于按照传统经济增长和通胀拟合的水平,财政也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这些或都与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下,“珍惜正常政策空间”、“跨周期调节”等理念有关。考虑到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我国设定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其实并不高。加之中央明确“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短期内各级政府政策显著发力的迫切性似乎不强。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增速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展望未来,物价低位徘徊之下,实际利率还将维持相对高位,这将引致经济环比继续下行。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预调微调,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但更为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待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资料图】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去美元化”热潮?

“去美元化”情绪高涨有多重原因。一是,近期数据显示,各国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去美元化”从讨论加速转化为行动。二是,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结算高歌猛进,对美元地位有所撼动。三是,美国中小银行危机爆发,削弱美联储紧缩的定力以及美元保值能力。一方面,美联储本轮加息受到牵制。四是,美国债务上限闹剧威胁美债信誉。“去美元化”或将阶段性退潮。当“去美元化”情绪极致演绎时,是时候对这一情绪的可能退潮加以防备。首先,“去美元化”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绝对水平看,美元的储备和结算功能在全球仍保持“一枝独秀”。中国“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寻求立即“取代”美元。其次,美国银行危机和债务上限风波或不会持续太久,待风险平息市场对美国经济和美元信誉的恐慌有望退潮。美国债务实质性违约仍是小概率事件。最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很可能为捍卫美元地位而采取更多行动。拜登政府2021年已明确表示不寻求弱势美元;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行动是,更加坚定地维护物价稳定,不过早地降息和停止缩表,尽力稳住美元汇率。“去美元化”情绪降温可能触发部分资产价格调整。届时,美元指数可能阶段性企稳或反弹,黄金、加密货币等“美元替代货币”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二、 经济前瞻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定力与发力

力,在于平衡。经历一个季度的疫后修复,近期诸多表征经济冷暖的高频数据开始趋弱。特别地,以青年失业率和物价为代表的关键性指标仍在远离均衡。与过往不同,当前逆周期调节工具暂无明显响应。宏观政策为何如此有定力,何时会发力呢?相较海外主要经济体,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我国的宏观政策整体较为审慎。现实利率似高于按照传统经济增长和通胀拟合的水平,财政也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这些或都与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下,“珍惜正常政策空间”、“跨周期调节”等理念有关。考虑到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我国设定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其实并不高。加之中央明确“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短期内各级政府政策显著发力的迫切性似乎不强。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增速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展望未来,物价低位徘徊之下,实际利率还将维持相对高位,这将引致经济环比继续下行。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预调微调,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但更为集中的逆周期政策发力,或要待到经济同比和环比更为同步趋缓的三季度。

刘锋(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球大多数资本市场已采用做市商制度,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其中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较为完善、交易品种丰富、市值及成交量领先、做市业务参与者众多、市场总量巨大,已形成最成熟的做市商制度。美国的做市商制度起源于场外市场,随后在场内市场中快速发展。从市场总量看,美国做市业务发展成熟,做市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美国的做市交易业务收入主要由便利收入和库存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做市商双向报价的买卖价差扣除交易成本后为便利收入,即价差收入;库存收入为做市商持有证券价格变动产生的损益以及股利等收益。由于做市商的库存证券存在风险中性的特点,风险敞口较小,所以能够无风险获得价差收入,收入稳定性较强,不具备明显的方向性。与国外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做市商制度起步较晚,做市交易业务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2001年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引入做市商制,随后银行间外汇市场、ETF、新三板和场内外衍生品等多个市场陆续引入做市商制度。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国内做市商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做市品种有望逐渐增加,未来我国做市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外灵活的交易制度为做市业务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扩大了做市商的盈利空间。成熟的交易策略为海外做市商带来了丰厚的做市收益,使得整体做市收入稳定增长。国内做市业务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业务模式仍不成熟,做市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做市商业务的体量和盈利能力相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而言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应结合做市业务开展和市场的实际需要,优化灵活交易制度。第二,丰富对冲工具,提高做市商收入稳定性。第三,降低交易成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做市商做市积极性。第四,丰富做市商库存股获取方式。第五,做市品种仍需不断丰富。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内外兼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欠完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资本扩张往往无序、人才机制短视以及企业文化塑造不力等。除了上述自身因素外,政策环境欠稳定,清晰度不够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政策的支持之下,未来民营企业自身可从下列四个途径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针对公司治理欠完善和资本无序扩张以及人才机制短期化等存在问题,持续推进“三优”—优化产权结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其次,为持续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风控水平,持续增强“三力”—创新力、竞争力和风控力。再次,为有效推动结构升级和创新转型,持续推动“三化”—数字化、品质化和绿色化。再其次,大力践行“ESG”治理体系。

何帆(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求职那些事儿:招聘者的趋势

趋势一:招聘学历要求两极化加剧。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企业出现用工荒。趋势二:制造业与互联网大厂抢人才。趋势三:数字化人才需求仍然旺盛。趋势四:技术行业职业发展更为稳当。面对可能到来的中年危机,一些觉得自己卷不动的年轻人选择考公,至少能抱住公务员这个铁饭碗,不用担心中年被辞退。另一些年轻人则选择积极投入,要的就是年轻时赚上一笔,35岁后彻底躺平。但这两种选择都很悬。公务员也未必是铁饭碗,有了财政压力,国家一样会精简机构。高速增长时期还有赚快钱的机会,以后赚快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要想避免中年危机,最好的方法是有一技之长,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趋势五: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仍在继续。可以想见,新一线城市要抢人,一线城市却还在“劝退”,这会对未来的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李奇霖(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5月PMI缘何下行?

PMI的继续回落显示出我国经济修复速度进一步放缓,背后主要还是体现了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当前的经济结构来看,前期的各个支撑项已开始逐步减弱:新订单指数继续回落、新出口订单连续两月落入收缩区间指向外需疲软、积压的服务业消费需求也逐步释放完毕、基建和房建的投资和施工速度也放缓。需求放缓、预期转弱下多个行业开始去库,商品价格也大幅下滑,进一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往后来看,还是要着力恢复和扩大内需,多举措帮助居民稳定就业,提高收入,构建良好内循环,促进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第一,5月制造业PMI为48.8,环比继续回落0.4个点;建筑业、服务业PMI则环比分别回落5.7个点和1.3个点。简单来看,经济指标继续放缓具有全面性的特征。第二,从制造业主要分项来看,代表需求端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代表供给端的生产、采购、库存、就业、经营预期;代表价格端的购进价格、出厂价格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在需求继续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减少生产、减少招聘、降低合意库存,即微观上仍处于较典型的“主动去库存”阶段。当然,从下行幅度上来看,生产采购等已经不及4月剧烈,相对平缓很多。第三,结构上稍有异常的是大企业PMI企稳回升,环比上行0.7个点重新回到荣枯线。我们理解这可能与新一批新增专项债额度下达有关,大企业和重大项目关联度较高;中小企业好转则需要外溢效应进一步形成,或者外需好转,而这两个条件目前尚不具备。第四,购进和产出价格指数的继续下行意味着PPI底可能比预期要晚,它们相当于PPI环比的影子指标。我们之前预计4月形成PPI同比底部,从两个PMI价格指数看,PPI同比底可能会后延至二季度末。这一点会导致短期经济判断缺少基本面锚。第五,从PMI观测年初以来经济走势,1-2月处上行期,相当于一个提前版的季节性工业旺季;3-4月处下行期,相当于一个提前版的工业淡季。第六,从经济学逻辑来说,供给端预期下行、工业价格下行,以及财政(政府部门)、盈利(企业部门)、就业(居民部门)数据不同程度承压均是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或者说“总需求不足”的典型表现。正如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指出的,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第七,结合政策空间及政策合意性,短期看新老结合的领域现实性较大,我们估计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落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建和新基建;推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扩张及换代升级;以及推出新一轮产业政策支持新产业投资及传统工业部门升级改造投资等。

三、 投资策略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去美元化”热潮?

“去美元化”情绪高涨有多重原因。一是,近期数据显示,各国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去美元化”从讨论加速转化为行动。二是,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结算高歌猛进,对美元地位有所撼动。三是,美国中小银行危机爆发,削弱美联储紧缩的定力以及美元保值能力。一方面,美联储本轮加息受到牵制。四是,美国债务上限闹剧威胁美债信誉。“去美元化”或将阶段性退潮。当“去美元化”情绪极致演绎时,是时候对这一情绪的可能退潮加以防备。首先,“去美元化”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绝对水平看,美元的储备和结算功能在全球仍保持“一枝独秀”。中国“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寻求立即“取代”美元。其次,美国银行危机和债务上限风波或不会持续太久,待风险平息市场对美国经济和美元信誉的恐慌有望退潮。美国债务实质性违约仍是小概率事件。最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很可能为捍卫美元地位而采取更多行动。拜登政府2021年已明确表示不寻求弱势美元;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行动是,更加坚定地维护物价稳定,不过早地降息和停止缩表,尽力稳住美元汇率。“去美元化”情绪降温可能触发部分资产价格调整。届时,美元指数可能阶段性企稳或反弹,黄金、加密货币等“美元替代货币”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刘锋(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从股市十年变化看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

我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十年发展间,以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新经济”行业无论行业占比还是跻身头部公司的数量均有显著提升。但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当前传统行业的市场占比仍然较大,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及高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导向,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下未来我国新兴行业的市场融资占比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使资本市场更好反映经济转型的“中国特色”。其次,从市场机制建设方面来看,近年来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对于部分经营业绩较差、公司治理能力较弱的存量上市公司,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退市机制,体现在当前退市企业的比例较低和退市方式的单一。对于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来说,既需要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完成市场出清,同时也要持续优化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支持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对存量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最后,从外资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来看,当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显著提升,但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投资占比来看,我国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在外资投资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境外资本的流动也同时因为国际政经环境的变化加剧了国内股票市场的波动,我国股票市场的估值越来越受到全球流动性的影响。未来如何通过协调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与汇率及资本项目的改革,引导更多稳定的中长期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华投资,应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点问题。

四、 货币和经济政策

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美联储和市场,究竟谁错了

硅谷银行破产后的三点“匪夷所思”:第一个“匪夷所思”是风险事件频发但金融条件宽松。第二个“匪夷所思”是存款搬家没停但市场信心很足。第三个“匪夷所思”是非银金融脆弱性上升但未造成系统性伤害。美国通胀路径依然较为崎岖,当前仍有三点理由支撑美国通胀可能颇具韧性。一是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二是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较为健康。三是美国居民的财富效应。预期超调是金融市场的常态。美联储在必要时期充当“最后做市商”和维持金融稳定无可厚非。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改善,以此表达对美联储的“瞻前顾后”的敬意,也情有可原。只不过,投资者以此外推美联储会“善待”市场,仍有待商榷。而且,宏观经济前景高度不可测,并非只有“温和衰退”一条路。

一周新闻热点20230529-0602

房地产新闻一览

苏州:住房公积金余额可支付首付,新房、二手房同样适用中房网讯,据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自2023年6月1日起,苏州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新房、二手房同样适用。此外,提取公积金用作首付款后,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缴存人来申请公积金贷款,已被提取的公积金一并计入有效账户余额,用作贷款额度计算。据悉,该新政适用于苏州大市范围内(不包括工业园区),即苏州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

青岛:新建商品房出售条件由网签满5年变更为3年 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调整为20%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推行二手房“带押过“优鲜卖”模式,促进“卖旧买新”“卖小换大”。鼓励各区(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征收补偿货币化安置,试点房票制度。新建商品房出售条件由网签满5年变更为网签满3年,取证满2年。二手房出售条件由取证满2年变更为取证满1年。限购区域首付比例不变,首套最低30%、二套最低40%。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调整为20%、二套最低调整为30%。

安徽芜湖发布公积金新政 最高可贷70万元据微信号“芜湖发布”消息,近日,安徽省芜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多条涉公积金政策通知。具体来看,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政策的通知提出,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家庭申请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单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款额度调整为50万元,夫妻双方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款额度调整为70万元。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家庭申请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单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款额度调整为40万元,夫妻双方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款额度调整为60万元。

福建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监管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监管的通知》,明确提出从四个方面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即实行专户管理、规范资金缴存、完善使用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全面排查各在建在售商品房项目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严防企业违规使用预售资金,引发新的项目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要求购房款存入非监管账户,严禁预售资金“体外循环”。

中指研究院:5月百城新房价格止涨转跌据中指研究院消息,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023年5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0元/平方米,环比止涨转跌,跌幅为0.01%;同比跌幅扩大至0.11%。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786元/平方米,受部分城市新增挂牌房源量持续攀升影响,需求端观望情绪渐浓,房价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5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同比跌幅分别扩大至0.25%和1.52%。普通住宅租赁市场延续平稳态势,5月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6.8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0.06%,同比下跌1.37%。

基金新闻一览

5月份新成立基金规模不足700亿元 再现混合型基金募集失败据中国网财经,今年5月份新成立基金规模较4月份再次下降,与此同时,时隔两个多月再度出现混合型基金募集失败,新基金发行市场整体遇冷,但也有部分权益类基金或资金追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102只新基金成立,合计首募份额609.86亿份。4月份新成立基金数量同样为102只,合计首募份额763.25亿份,5月份新成立基金份额较4月份少100多亿份。

首个AI基金经理来了据每日经济新闻,私募公司止于至善投资发布公告称,拟安排公司4位研究员,以及AI机器人(暂定名为赛博坦),独立管理5只不同的私募基金。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AI基金经理赛博坦和目前的量化机构的程序化交易有三个不同,首先是不使用量化因子,其次是不依赖金融逻辑,第三是基于深度学习去做的投资。从效果来看,和主观管理相比,收益不变的情况下,AI降低回撤至少10个百分点,效果很明显。

“硬科技”旗舰产品科创50 ETF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据证券时报,自2020年11月首批4只科创50 ETF产品获批上市后,科创50 ETF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已从约200亿元增长至突破千亿,ETF总规模已位列境内股票指数第二(仅次于沪深300)。5月以来持续净流入近200亿元,规模增长呈现出较强的韧性。

C919商业首飞揭开产业链投资机会 基金加速布局大飞机相关板块据经济参考报,伴随着C919大型客机完成商业航班首飞,5月29日,资本市场大飞机相关板块在早盘活跃后有所震荡。值得注意的是,以大飞机为代表的国防军工板块在一季度末已获得包括主动权益类在内的多只基金布局。机构人士普遍看好商飞领域的中长期发展潜力,认为短期震荡不改中长期向好趋势,国产大飞机顺利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未来有望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全球受监管开放式共同基金规模猛缩水76万亿元据中国基金报,日前,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发布2022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共同基金(对应到我国开放式公募基金)规模从2021年底的70.9万亿美元降至60.1万亿美元,缩水10.8万亿美元(约折合76.3万亿元人民币)。ICI在报告中指出,全球供应链问题、俄乌局势、全球范围通货膨胀加剧、各个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利率上升等为背后原因。

“史上最严”新规发威 5月仅2家私募完成备案登记据证券时报,随着“史上最严”私募备案新规于5月正式发布,私募管理人的登记门槛明显抬高,本月通过备案的私募管理人数量急剧下降。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以来仅有2家私募完成了备案登记,登记的机构类型分别为股权、创投类管理人,也就是说本月无一家证券类私募完成备案,这也创下了2014年私募登记备案以来的“最惨”纪录。

经济新闻一览

坚决遏制增量风险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于29日晚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李云泽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六大主要任务:一是要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金融工作规律,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切实提高监管质效。三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妥善处置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四是要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持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五是要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六是要坚持自我革命,发扬斗争精神,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做到打铁自身硬,持续加强正风肃纪反腐,大力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财政部: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4388.1亿元 同比增长15.1%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效益指标保持增长。从营业总收入来看,1-4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62281.9亿元,同比增长7.1%。从利润总额来看,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4388.1亿元,同比增长15.1%。

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表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低于上月0.4、1.9和1.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恢复发展基础仍需巩固。

国台办:大陆尊重台资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5月31日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引用商务部统计数据说明,2012年至2022年,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由8.8万个增至12.97万个,实际使用台资累计由570.5亿美元增至720亿美元,先后有60家台资企业在大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广大台胞台商台企积极参与两岸经济合作与融合发展,在大陆广阔天地中实现了更好发展。朱凤莲表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是大陆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陆尊重台资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 6月1日起正式生效6月1日起,香港证监会发布的《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指引》及《打击洗钱指引》正式实施。即日起,香港证监会开始接受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申领牌照,并允许零售投资者使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自5月25日香港证监会公布牌照申请表格后,已有部分企业着手准备申请牌照事宜。按照虚拟资产发牌制度需申请数字资产牌照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VASP)。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96月1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4月回升1.4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回扩张区间。从分项数据看,制造业供需小幅扩张。5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来最高,制造业新订单指数重新升至临界点以上,为过去两年来次高,仅低于2023年2月。受访企业表示,潜在需求改善、新客户增加,带动销售增长,产量也随之上升。分三大类产品看,投资品类是唯一生产、销售均下降的产品,中间品类和消费品类产销均上升。在4月重回扩张区间后,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小幅反弹,显示外需改善,但幅度仍有限。分类来看,中间品类新增出口量上升,消费品类、投资品类则下降。

商务部:1月至4月我国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今年1月至4月,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208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升。1月至4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057.9亿元,同比增长13.1%,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3.5%,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幅达260.5%。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此外,旅行服务明显恢复。1月至4月旅行服务进出口4441.9亿元,同比增长63.4%。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的通知》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引导100家大企业倡议带动中小企业实施计量伙伴计划,推动形成计量资源充分共享、计量活动有效衔接、计量能力协同推进的大中小企业计量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中国社科院报告:互联网保险规模7年后将超2.85万亿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互联网保险理赔创新服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互联网保险的理赔服务已全面呈现线上化、智能化、无纸化三大趋势。预计到2030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将比2022年增长近6倍,或将超过2.85万亿元,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并完成理赔的金额将接近1万亿元。

中国银联借记卡交易份额超越Visa根据尼尔森公布的最新报告,2022年银联借记卡的交易份额首次超过了Visa。据悉,银联的份额为40.03%,而Visa为38.78%。同时,自2011年至2021年,Visa的借记卡交易市场份额从近80%下降到39.53%,而中国的银联支付系统交易市场份额从近乎于零增长到38.68%。2022年,美国支付系统的Visa银行卡交易额为141.09亿美元,而中国银联支付系统的银行卡交易额为162.27亿美元。

俄媒:一年内约360亿美元外资从俄罗斯撤出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29日,俄罗斯媒体援引俄央行的数据报道称,自2022年3月至今年3月,共有大约360亿美元外资从俄罗斯撤出。俄罗斯央行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内,共有约200笔企业出售资产退出俄罗斯的交易,其中2成企业出售的资产价值超过1亿美元。对俄罗斯央行的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外国投资者出售在俄业务后累计撤资近360亿美元。

一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下降15% 苹果市占居首小米第三Canalys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包括TWS、无线头戴、无线颈挂)遭遇连续四个季度的出货下滑,出货量下降15%,跌至8672万部,其中真无线耳机(TWS)品类也遭遇10%的出货量下滑,至6158万部。厂商排名方面,苹果(包括beats)出货量下跌19%,市场份额收缩至29%,仍位居第一;三星位居第二,出货量同比下降22%;小米位居第三,出货同比下降31%,凭借红米的上新和出货量级维持了市场份额。

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降至六个月低点 美国5月份消费者信心下滑,人们对劳动力市场现状和企业环境的看法变得更加悲观。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一个月前上修后的103.7降至102.3,创下六个月低点。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99。认为就业岗位“充裕”的受访者占比降至逾两年最低。该消费者信心指数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凸显出经济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预计未来六个月就业机会增多的受访者占比降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而劳动力市场一直是支撑消费支出的关键。

美联储最新报告:美国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美联储5月31日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近几星期,美国经济活动似乎陷入停滞,经济前景较以往更为低迷。就劳动力市场而言,各辖区表示就业增长“出现冷却迹象”,一些辖区的企业报告称,在需求疲软、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计划暂停招聘或开始裁员。就物价而言,各辖区报告称,通胀增速有所放缓,物价“温和”上涨,大部分辖区预计未来几个月物价增速将保持稳定。就商业、银行和劳动者状况而言,报告显示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金融状况“保持稳定或略有收紧”。经济活动方面,约有一半辖区报告称近几星期经济活动状况不变,四个辖区经济活动出现小幅增长,两个地区称经济活动呈“轻微或中度下降”态势。

FDIC报告:一季度“问题银行”43家,存款流出创历史纪录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一季度美国金融机构运行报告称,经过对4672家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财报汇总,2023年第一季度的行业总净利润为798亿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115亿美元,增长16.9%。但在扣除收购两家倒闭银行对收购方的影响后,季度净收入大致持平。与大型机构相比,处于风波中的地区银行面临更大挑战,FDIC提供存款保险的4230家中小银行季度利润环比下降4.2%,至一季度的7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末FDIC旗下会员金融机构为4706家。换言之,今年前3个月,包括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在内,美国已有超过30家金融机构“消失”。

超预期!美国5月ADP就业新增27.8万人当地时间6月1日周四,美国就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经季节性调整后增加了27.8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18万人,略低于4月份下调后的29.1万人。5月份的增长使2023年迄今为止的就业人数增长达到109万。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有望出现好转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仍然低迷,这一态势在第二季度可能出现好转。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95.6,低于基准点100,但比今年3月发布的92.2略有上升。报告认为,近期出口订单回升,2023年第二季度商品需求量增加。世贸组织此前关于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的预测有望实现。

2023年4月俄罗斯经济同比增长3.3%俄罗斯经济发展部5月31日公布的经济形势报告显示,今年4月俄罗斯经济同比增长3.3%,出现年内首次正增长。根据俄经济发展部的统计数据,2023年1至4月间,俄罗斯经济衰退0.6%。据俄经济发展部此前预测,俄罗斯2023年的GDP增速有望达到1.2%,2024年GDP增速有望达到2%。俄罗斯今年的通胀率预计为5.3%。

马斯克重返全球富豪榜榜首,今年以来马斯克财富增超40%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6月1日报道,伴随所持股票价格的变化,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个人财富5月31日超越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尔纳•阿尔诺,重返彭博新闻社所评全球富豪榜榜首。据统计,今年以来,马斯克的财富增加超过40%,达到约1923亿美元。他持有大约13%的特斯拉股份,其大部分财富与特斯拉股票捆绑。

B站一季度营收51亿元6月1日,B站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0.3%,经调整净亏损10亿元,同比收窄38%。按业务划分,2023年一季度移动游戏给B站贡献营收11亿元,同比减少16.7%;增值服务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5.1%;广告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22.2%;IP衍生品及其他营收5亿元,同比减少15.5%。2023年一季度,B站经营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0亿元收窄至1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17亿元,收窄至10亿元。用户层面,2023年一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9370万,同比增长18%,月均活跃用户数达3.15亿。

股债汇新闻一览

2023年4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0.14万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0.1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3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9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2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7.2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5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3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7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8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86万亿美元)。2023年1-4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80.2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71万亿美元)。

中国信通院:截至3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11.1万亿元据中国信通院5月29日消息,中国信通院发布2023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运行情况。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11.1万亿元,较上季度环比上升7.8%。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达10815亿元,同比增长6.3%,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

美政府大幅举债或引发市场流动性枯竭据央视财经,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就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缠斗数月,导致金融市场持续承压。一些媒体和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债务上限僵局暂时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将是美国政府进一步大幅举债,这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最近预估,美国财政部可能在债务上限提高后的7个月内发行总额约1.1万亿美元的国债。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的评估认为,在今年9月底前,从银行存款等方面流向美国国债的资金规模可能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法案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地时间5月31日晚表决通过法案,将暂缓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接下来,参议院预计将在本周对该法案进行表决。如果表决获得通过,将送往白宫由总统签字生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将暂缓生效至2025年年初;2024财年和2025财年预算将被限制;收回未使用的应对新冠疫情资金;对某些领取社会福利人员采取更严格工作要求限制等。

证监会:今年以来外资保持流入A股态势据新华社,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日表示,今年以来,外资保持流入A股态势,1至5月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达1700亿元。近五年外资通过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深股通持有创业板股票市值增长超过11倍。

深交所理事长陈华平:提升行业基础设施跨境互联水平6月1日,深交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深交所将通过产品互挂、机制对接、设施互联、资源共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优化拓展双向开放渠道,探索跨境合作新模式,提升行业基础设施跨境互联水平,加强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建设,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深交所将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契机,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深入推进阳光审核、阳光监管、阳光服务,加强持续监管,优化分类监管,推进科技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塑造更加规范、透明的一线监管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和市场透明度,让全球投资者看得懂、有预期、愿意投。

北交所企业逼近200家 系统改革举措酝酿中据证券时报,北交所市场在高速发展中。截至6月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199家,聚集了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总融资额400亿元左右。监管部门正抓紧汇聚调研过程中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方案,促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推进北交所改革和发展工作。

监管新规落地满两月 境外上市回暖 第一财经报道,近期境内外市场的震荡调整并未影响企业出海上市的热情。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5月25日)显示,境外上市新规落地近两个月来,排队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9家。其中3家计划赴纳斯达克上市,其余均为拟赴港交所上市。今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自3月31日起已正式实施。新规实施以来,业内对监管层对备案材料的把关非常关注。针对股东穿透、关联交易等方面的要求,业内也不乏观点认为“严于A股”,对境外上市存在一定纠结和疑虑。

全球首单人民币“玉兰债”成功发行 5月30日,中国银行发行的全球首单人民币“玉兰债”在上海清算所成功登记。本次“玉兰债”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2年,发行利率2.85%,全球投资者踊跃认购,投资者类型包括银行、券商、资管、私人银行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地域分布涵盖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瑞士、法国等地,认购倍数2.92倍。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清算所与欧洲清算银行于2020年合作推出“玉兰债”业务,通过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基于LEI(法人识别码)的系统功能升级,实现对投资者认购、交易、持有全过程的信息穿透,产品规模稳步扩大,目前已实现币种由美元、欧元到全覆盖,也被欧洲清算银行纳入其权威的三方担保品管理业务合格担保品范围

上市券商分红方案陆续发布 拟分红规模超400亿元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9日记者发稿,已有49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合计拟分红规模437.37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当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好时,往往更有动力分红。而当前券商的积极分红举动,有望给予投资者信心,为中长期板块修复提供支撑。

财政部今年将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财政部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120亿元、60亿元、60亿元、60亿元。现定于6月14日通过招标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包括2年期60亿元、3年期40亿元和10年期20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

分类市场观点20230529-0604

房地产

民生证券:

全国楼市经历2-3月“小阳春”后,4月以来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季节性回调。部分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增长速率较快,挂牌价指数连续走低。中国二手房市场目前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调研两大板块二手房市场,上海以及环沪经济带城市(杭州、苏州、太仓)以及中部长江经济带城市(武汉、宜昌、枝江、长阳),以期反映更多二手房市场现实。

2-3月楼市“小阳春”过后二手住宅市场成交转淡。

实地调研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获知细节线索和现实逻辑。调研现实反馈今年2-3月楼市“小阳春”之后,二手房成交转淡,与高频数据反馈信息一致。4月以来二手房成交转淡过程中有三点特征值得关注。

(一)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后,二手房买卖双方价格博弈加剧。4月以后刚需购房阶段性退坡,然而二手房供应保持稳定,供需双方价格博弈加剧,成交周期拉长。(二)非一线城市二手房普遍面临新房供应带来的二手房价格压制。新房价格主动或被动限价,压制了二手房价上涨空间。

(三)一线城市二手房偏稳健,整体成交价仍小幅增长。成交量回落背景下,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价格仍维持一定韧性,这与4月统计局公布的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指数趋势保持一致。

二手住宅市场分化格局下的三点具体演绎。

当前二手住宅市场分化的格局分化,综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板块的量价表现,我们可以总结得到三大特征。

第一,热门城市优于非热门城市,沿海经济带优于中部经济带。城市分化背后仍然是区域经济分化以及当地居民财力分化(居民手中持有储蓄)。

第二,不同品质住宅板块分化加剧。综合不同城市及板块调研信息,我们得到由强及弱排序:豪宅>大面积改善型住宅>刚需住房>小面积改善型住宅。第三,价格抗跌的住宅板块内部也呈现一定程度分化。豪宅以及”大刚改”住宅价格比较抗跌,即便如此,这些二手住宅内部仍产生一定分化,分化主要取决于房龄、楼层、景观、物业水平等因素。

相较于其他类型住宅,此次调研显示“小刚改”住宅价格更为弱势。我们认为小刚改价格相对偏弱主要三点因素有关。

一是,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以杭州某曾经热门的板块为例,大厂效应退潮后该区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普遍降价。

二是,产业布局调整带来相关就业压力。去年至今,长三角陆续有代工工厂将部分产线调整,这一点在宏观数据上有同步印证。我们调研发现,受产业调整影响,苏州工业园区相关板块的购房和租房市场皆受负面影响。

三是,稀缺性但前期投机氛围浓厚的住宅区域退热。典型板块有上海大虹桥等。

当前二手房挂牌看似放量背后的“虚”与“实”。

2-3月“小阳春”过后,媒体对于城市二手房挂牌抛压渲染较多。实地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市场对当前真实二手房挂牌格局存有两点认知偏差。

(一)二手房挂牌新增并未大幅增加,事实上供给相对稳定。局部板块挂牌量看似异增,主因多处挂牌、应对成交周期拉长而提前挂牌等,真实二手房供给并未激增。(二)二手房挂牌动机趋于多元化,这些挂牌反映出当下地产若干新现象。例如本地改善性需求和异地改善型需求仍偏强韧,相关挂牌背后都有置换并追求更高改善型住房的影子。此外,当下宏观环境增大就业压力,变现需求对应二手挂牌较往年增加。综上,当下实际有效挂牌量未如预期严峻。只因各种原因挂牌数量“表象”扩大。

平安证券:

“三高”旧模式形成,适应特定时代背景:1998年房改后,全国商品房量价迎来爆发式增长,1999-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CAGR达12.5%,房企有诉求及动力扩规模,把握需求爆发红利。同时土地招拍挂带来地价大幅上涨,房企从理性角度出发,有诉求通过高周转、高杠杆维持较高ROE水平。由于国内此前股权融资受限,房企更多倾向债权融资,预售及按揭制度为房地产行业高周转、加杠杆创造了条件,“三高”旧发展模式逐步成为房企主流选择。

发展红利消失,旧模式弊端渐显:一方面,经济增速及城镇化进程放缓带来需求红利逐步消退,同时“三条红线”等新监管政策对“三高”经营模式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旧发展模式带来房地产业杠杆快速提升,过多信贷资源流入楼市;市场与保障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逐步显现。2021H2以来爆发的行业信用危机,旧模式弊端持续暴露。

轻重并举、多元化经营为海外房企主要模式:美国房地产领域专业化分工较高,传统房开企业通过土地期权减少资金沉淀,叠加房屋施工周期较短,均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维持较低负债水平。日本房企在90年代危机后,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拓宽收入来源。新加坡凯德通过双基金模式打通“投融管退”全流程,轻资产模式减少资金沉淀,维持稳健财务表现及较高派息比例。

新发展模式不仅为房企融资经营模式转变,或涉及住房等制度完善与变革:住房及土地制度变革为新旧模式平稳过渡重要基础,完善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为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重要保障。轻重并举、精细化运营、向管理要效益或将成为未来国内房企经营转型重要方向,同时随着股权融资逐步放开,未来房企将从债权融资为主向股债多元化融资转变。

债市

民生证券:

5月5日,渤海、浙商、恒丰三家股份行“补降”存款利率,5月15日,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调降,引发市场关注,其影响如何?未来如何展望?本文聚焦于此。

什么是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属于“类活期”存款,在利息收益方面优于活期存款,在资金灵活性方面优于定期存款:通知存款主要面向个人和企业办理,主要包括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金融机构,约定支取;协定存款主要面向企业办理,基本存款额度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超出基本存款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利率计息。

从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利率水平来看,此前国有行和股份行存款利率均未超出央行规定的利率上限水平,故而本次利率上限调整对国股行影响有限;而中小银行为吸收存款,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相对较高,部分城农商行执行利率高于央行基准利率,郑州银行、兰州银行等中小银行甚至超出了加点上限。

存款利率上限下调,有何影响?

当前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上限调整,进一步扩展了存款利率下调的范围,主要有以下考量:第一,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第二,规范银行存款定价,减少资金空转。

从对银行主体的影响来看,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后,将带动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缓解净息差压力,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我们测算当前33家上市银行的协定存款规模合计约21.5万亿元,协定存款占公司活期存款比重约41%,其中,股份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率最高,均值为1.23%,协定存款占公司活期比重的均值为55.87%;在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后,预计释放息差空间约3.56BP,股份行受益明显,息差回升5.87BP,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息差将分别提升2.66BP、2.89BP、2.41BP。

从对微观主体的影响来看,银行调降存款利率背景下,存款吸引力有所下降,将一定程度降低企业和居民的储蓄意愿,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同时缓和此前的资金空转现象,逻辑上一方面或助力推动理财规模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当然实际当中会有一些偏差和滞后。

后市如何展望?

今年5月以来,从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补降”存款利率到下调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一定程度上助力债市进一步走牛,毕竟负债端成本下降带动了配置力量。但更关键的因素或还是当前经济基本面环比修复的动能有所减弱,且资金面在央行呵护下整体较为宽裕,大行融出的增多也缓和了分层现象。在上述几点因素叠加之下,此前踏空的机构也在追高长端利率债,曲线牛平式下移。而往后看,当前存款利率扩展下调范围推动债市进一步下探已经体现在定价当中,当本月降息预期落空后,空间和赔率或许是最大的约束,后市破局点一是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确认和变化,二是资金面和短端的趋势空间,三是在当前银行净息差仍有压力的背景下,国股大行是否会引领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推升配置力量和情绪,为债市打开空间,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中长期逻辑下这是成立的,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时间节奏上的错位我们不得不考虑。

中信证券:

经我们测算,6月基本不存在流动性缺口,但是,由于财政支出与信贷投放错位等因素,月内资金利率中枢仍存抬升风险,DR007中枢或将回归政策利率附近。对于债市而言,6月资金面预计边际收敛,但经济弱复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流动性边际收紧对债市的影响或将反映在短端,而长端利率随着基本面主线回归,仍存在一定博弈机会,预计10Y国债利率以震荡走强为主。

6月流动性缺口观测: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我们测算6月基本不存在流动性缺口。①政府债券:融资压力增加。参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和国债发行规律,预计6月政府债整体净融资约5000亿元。②财政收支:6月作为季末月,通常财政支出会超过收入,由于去年全国散点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了较大的扰动,因此在今年经济整体稳步修复的背景下,预计财政收支同比增速会受基数影响波动加大,但不改整体趋势,收支差额或在-1.0万亿元附近。③其他因素:外汇占款自去年末变化加大,但整体影响仍相对较弱,存款增长会增大银行缴准的压力;M0或增加200亿元,外汇占款以及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预计将带来约4000亿元的流动性缺口。

6月关注:跨季资金还能保持平稳吗?6月是跨季月,虽然财政支出可以有效填补流动性缺口,但是支出一般集中在月末,导致月内流动性依然会面临较大的波动。从资金面的历史变化来看,6月资金利率大多较5月环比上行。参考2019-2022年6月DR007和R007变动情况,预计今年6月DR007中枢在2.0%左右,R007中枢在2.3-2.4%区间内波动。此外,6月作为二季度最后一个月份,叠加考核压力,信贷投放可能有所放量。虽然难以达到一季度的规模,但环比有望明显增强,对银行间流动性消耗加大,因此建议后续密切关注票据利率变化对信贷情况的反映。

后市展望: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我们测算6月并不存在流动性缺口,整体压力可控。但是,由于财政支出与信贷投放错位等因素,月内资金利率中枢仍存抬升风险,我们认为DR007中枢将回归政策利率附近,而R007中枢也会较5月有所抬升。对于债市而言,6月资金面预计边际收敛,但经济弱复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流动性边际收紧对债市的影响或将反映在短端,而长端利率随着基本面主线回归,仍存在一定博弈机会,预计10Y国债利率以震荡走强为主。

股市

中信证券:

步入“转折之年”的A股,受投资者预期和心态变化的影响,市场波动较大。本轮经济恢复是渐进和渐次的过程,政策全面呵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A股盈利在压制因素缓解后,下半年将迎来底部温和复苏。与此同时,海外金融风险、欧美衰退、大选周期三因素叠加,持续扰动市场。随着基本面预期逐步改善,投资者心态将重归平稳,其行为模式也将从短期主题博弈重回长期业绩主导。在投资模式转换期,A股市场波动依然较大,乘风破浪时,建议以业绩为纲,兼顾政策主线。具体而言,在于三季度,重点配置“安全”主线中有政策催化或业绩优势的品种,进入四季度则开始切换至复苏交易。

市场回顾:2023年A股迈入“转折之年”,投资者心态变化诱发市场波动。2022年以来一直压制A股的多重因素在今年陆续迎来转折,其中政策预期、盈利增长、外部扰动的拐点都将明确。今年以来,经济复苏预期与现实数据再平衡后,投资者预期从过度乐观快速下修至当前过度悲观的冰点,其间轻业绩而重博弈的活跃资金看短做短,主导今年以来的市场,主题交易极致化,存量博弈极端化。极端的市场分化和机构排名压力下,存量博弈的机构投资者心态失衡,其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内环境:经济恢复是渐进和渐次的过程,政策全面呵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经济稳步恢复是渐进和渐次的过程。首先,疫后国内经济复苏是渐进的过程,且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长周期中,经济阶段性分化是“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渐次再启动中的正常情况。其次,预计国内库存周期将在今年三季度见底,下半年民间投资逐步恢复,推动工业部门景气度回升,走出工业品“通缩”,经济预期与GDP两年平均增速在今年二季度均处于全年低点。再次,预计下半年服务业修复转化成为全面的就业增长以及信心恢复,同时财税收入、地产投资和销售同比年内将继续改善。最后,预计2023Q2~Q4当季GDP分别同比增长8.0%、5.2%、5.8%,全年GDP同比增长5.9%,实现两年平均口径4.4%的中速增长的同时,也为明年留下空间、打好基础。

2)政策全面呵护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首先,今年国内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偏松取向,操作上预计年内仍然有25bps降准空间,三季度可能有10bps的MLF降息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并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DR007在政策利率附近运行。其次,宏观流动性下半年整体宽松,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金融数据或将有明显回暖,社融同比增速年末有望回升至10%;另一方面,三季度国内利率低位运行,预计政策利率降息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触及低点回到2.5%~2.6%区间,并在四季度随着经济内生动能回升而升至2.8%左右。最后,相较于短期刺激,国内政策层保持定力,强调以改革促发展,全面呵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也与本轮经济复苏的内在要求一致。

3)压制因素缓解后A股盈利迎来底部温和复苏。压制A股盈利的价格性因素(PPI快速回落)、滞后性影响(汽车等大宗消费品需求被一定程度透支)以及全球性因素(海外需求走弱)在下半年将逐渐消退,预计中证800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将在上半年筑底、下半年转正,2023Q1~Q4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为-2%、-1%、12%、11%,跨年修复趋势更明显,2023、24年全年同比分别为4%、14%。大类行业层面,工业板块在下半年基数效应回归常态化之后盈利预计恢复正增长;消费的业绩兑现有望得到持续验证,并为非金融板块贡献主要的盈利增量;TMT重点关注创新品类对需求的带动,以及下半年库存去化情况;医药盈利环比改善非常显著,未来有望更多体现出疫后复苏的盈利弹性;大金融板块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海外扰动:金融风险、欧美衰退、大选周期三因素叠加。

1)美国金融体系将面临债务上限博弈和银行危机“灰犀牛”考验。一方面,就美债上限问题当前两党矛盾依旧很大,6月初将迎来第一个违约观察点,若能拖延至6月15日,则二季度的企业缴税叠加非常规措施中获得的资金预计可将违约日延后至7月底、8月初;无论最终债务上限上调与否,剧烈的债务供给预期变化,叠加美联储激进缩表,美债市场流动性不容乐观,收益率波动和金融风险都将放大。另一方面,美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信用危机阴霾难散,由于显著的息差,美联储降息之前美国中小银行仍将面临负债端存款持续流出,四季度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集中到期,由于空置率抬升,其再融资过程中或出现大规模违约,再次冲击银行体系的资产端,个别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将持续暴露。

2)欧美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减弱,降息启动或慢于预期。美国去通胀进程持续但节奏或将放缓,经济已处于扩张尾声且渐显疲态,上半年消费需求韧性难以贯穿全年,预计于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进入浅衰退。欧元区能源危机压力趋缓,加息影响日渐明显,其经济结构对利率比美国更敏感,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更高。货币政策上,预计美联储6月停止本轮加息周期,欧央行仍有2次25bps加息空间,日本央行存在调整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但考虑通胀的约束,预计美联储未来首次降息的时点要晚于市场当前较为乐观的预期。

3)临近“超级大选年”,地缘扰动诱发因素增多。2023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分裂”特征凸显,一方面,预计中国将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今年下半年“一带一路”、金砖国家、G20、APEC等一系列峰会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四季度至明年年初,随着2024年“超级大选年”临近,中国台湾地区、俄罗斯、美国的选举将陆续展开,地缘相关的潜在的外部扰动或逐步增多。

行为模式:从短期主题博弈重回长期业绩主导。

1)短期主题博弈极致化,投资者心态失衡。今年以来宏观流动性整体宽松,而经济预期从高位下修,其间场内活跃资金避开顺周期品种,而是围绕热点主题看短做短。资管行业整体缺乏增量资金,相比以往A股的存量博弈,今年活跃资金的占比和绝对体量更高,加大了博弈难度。短线主题博弈的核心是获取信息流,信息爆炸时代主观多头机构在信息获取和解读方面的领先优势正逐渐被抹平。行业主题类ETF能够提供更极致的持仓、更迅速的净值回报,被动产品的涌现分散了通过主动产品配置热门行业的资金。主观多头在权重品种和主题热点之间摇摆反复,净值上半年表现不佳导致心态失衡。

2)投资者心态将重归平稳,行为模式将重回长期业绩主导。虽然信息流打法效果被削弱,但机构投资者在基于业绩的长期选股策略方面依然具备专业优势。目前此类策略暂时失效的核心原因是市场对于经济增长严重缺乏信心,导致对例如GARP(合理价值增长)类策略持仓品种的长期增长定价更加苛刻,而且机构核心重仓股经历了2年漫长的泡沫去化过程,景气度拐点尚未出现,导致市场暂时没有改变对机构重仓股估值坍缩的偏见。预计随着国内经济拾级而上,企业对明年的运营状况逐渐乐观,投资者心态将重归平稳,市场恢复对长期增长的信心,扭转资金刻意避开机构核心重仓的行为,长期选股策略将迎来业绩兑现。

市场研判:投资模式转换期市场波动依然较大,配置建议以业绩为纲,兼顾政策主线。

1)投资模式转换期市场波动依然较大。一方面,海外金融风险、欧美衰退、选举周期三因素扰动叠加,A股投资者行为模式逐步切换,市场波动预计依然较大。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渐进和渐次的复苏体现到数据上,压制业绩的因素消退后A股盈利从底部温和复苏,投资者对国内经济预期也将从当前冰点缓慢回暖。随着投资者心态重归平稳,对长期增长信心修复,长期业绩成为市场交易主导,基本面预期修复护航下,A股将在下半年外部因素扰动中乘风破浪。

2)配置以业绩为纲,兼顾政策主线。首先,二、三季度建议继续围绕“安全”主线中有政策催化预期或业绩优势的品种展开配置,具体包括,①科技安全领域:预计国家数据局将在年底前挂牌成立,届时数字经济中的数据资源体系和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政策重点发力点,围绕数字经济主题和尚处于早期阶段的AI产业,可以重点关注运营商、信创、AI芯片、服务器、光模块等方向;自主可控依然是科技安全全年的主线,建议关注年内业绩/政策有望兑现的半导体设备;此外,存储、面板在下半年有望迎来周期底部反转。②能源资源安全领域,全球流动性拐点明确、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以及长周期供给侧约束等因素对商品价格支撑作用仍然存在,“一带一路”峰会召开在即,传统能源领域或是“一带一路”深化合作的主要抓手,传统能源推荐油气、煤炭等年内价格有支撑的品种;新能源方面,国内需求基本盘维持稳定,新能源车、风光储的成为出口结构中的亮点,从盈利弹性的角度建议关注储能、充电桩、电力装备。③国防安全领域,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将成为当前军工板块择股的核心考量,推荐军用通信、战场感知、航空发动机。其次,持续关注医药产业在新周期的盈利兑现能力,看好生物医药板块的触底反弹机会,建议关注围绕国产自主化、国际化、高端制造、普惠医疗等优势赛道布局的优秀企业。最后,进入四季度之后,伴随压制经济的因素逐渐消退,国内经济复苏的飞轮效应初步兑现,海外新一轮降息周期的预期更加明确,市场有望从“安全”主线开始切换至复苏交易,回归寻找长期潜在回报的基本面策略。

华泰证券:

港股一季报方面,市值披露率当前约98%,整体净利润来看,2H22或为业绩底,新经济复苏斜率高于旧经济,可选消费、TMT、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利润增速居前,而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净利润增速下行。结合4月经济数据与工业企业利润指向消费>中上游,港股盈利拐点或领先A股。近期加息路径预期反复震荡,但需考虑:1)FedWatch基于短端利率计算,而受债务“X日”扰动,当前其或不能完全反映货币政策预期;2)年内美财政部或净增1万亿美元短债,流动性因素将抬升短端利率。我们认为当前港股或已计价贴现率因素。配置:景气回升行业和电力市场化主题。

2H22或为港股业绩底,23E新经济业绩增速或相对较优

截至23.5.26,港股一季报市值披露率当前约97.5%,基于已披露一季报:①净利润季累同比来看,港股整体增速8.8%,高于前值-2.4%(4Q22),2H22或为业绩底;②新旧经济1Q23增速皆高于4Q22(拐点或确立),其中新经济弹性更高、指向复苏斜率更陡峭,新经济中零售、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和媒体,旧经济中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利润增速靠前,结合当前服务>制造的复苏结构→全年利润新经济或更占优;③部门结构来看,可选消费与TMT同比增速较高且皆高于前值,拐点或已确立;不过,上游资源与中游材料领域净利润增速下行。

4月经济数据与工业企业利润指向消费>中上游,港股盈利拐点或领先A股

4月经济数据指向消费>中上游,同比来看(皆以2年CAGR处理),社零(2.6%)高于工业增加值(1.3%),其中餐饮收入(5.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7.0%)表现亮眼。环比来看,社零(-0.7%)>固定资产投资(-2.8%)>工业增加值(-3.2%)。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则展现出上游行业拖累加大,汽车、通用设备、电热产供、电器机械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而化工、煤炭采选等行业受价格回落影响行业利润收缩幅度居前。考虑4Q22盈利结构中,A股上游和中游材料与中游制造占比高于H股,而大金融则不及H股,当前经济复苏结构或指向港股盈利拐点领先A股出现。

近期加息路径预期反复震荡,当前港股分母端或已计价贴现率因素

受部分联储官员鹰派措辞&美通胀数据超预期(4月PCE环比0.4%, 彭博一致预期0.3%),当前市场对加息路径的预期边际升温。据CME FedWatch,当前6月加息概率约64.2%。不过, 对于此有两个要点需要关注:1) FedWatch数据是基于30日联邦基金期货定价数据推算,而当前短端利率或受债务“X日”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反映货币政策预期;2)“X日”后,根据美财政部官网,其或在年内净增1万亿美元短债(对应TGA余额需要短时间内增加超过5000亿美元),流动性因素将抬升短端利率。考虑美经济已现疲软迹象,我们认为当前港股分母端或已计价贴现率因素。

行业配置:景气筑底回升的医药、电商、电子,及电力市场化相关标的

港股景气“筑底位”、“爬坡位”进一步聚集至医药、互联网、电子三条主线。1)医药:①4月国内创新药IND数量、美国FDA暂时批准上市新药申请数MA3同比进一步回升;2)互联网:①3月电商零售额同比回升,电商物流指数、跨境电商出口也在继续改善;②5月游戏版号发行持续处于高位,且4月手游发行商收入TOP100的中国厂商合计收入小幅上行。3))消费电子同比指标DXI同比仍然在下行,但4月第三周开始出现同比企稳迹象。此外,近期国家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注港股电力股此后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