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利率 > 内容页

生命线上的“提灯人”——临汾市人民医院专科护理团队风采展|天天消息

2023-06-26 13:37:22 来源:黄河新闻网

生命线上的“提灯人”——市人民医院专科护理团队风采展示

【编者】在医院的护士队伍中,不同于临床护士打针、发药、执行医嘱等传统护理服务,还有一批专业性和技术较强的专科护士,他们是医生的“另一双手”“另一双眼”。

在临汾市人民医院,就有这样4支由护理人员专业化管理的专科护理团队,他们是身负“铅”斤重、肩承生死责的导管室,是万缕千丝聚生命之光、一寸光亮照生命暗程的内镜中心,是灭病菌万物、守院感防线的消毒供应中心,是无影灯下起生命之舞、方寸术台扬希望之翼的手术室。


【资料图】

他们遵循最新护理理念,提升护理技术和内涵,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用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还患者以生命和健康。

身披铠甲的“铅衣天使”

“120将转来一位广泛前壁心梗患者,需立即手术……患者马上到院。”

5月6日凌晨3时,市人民医院的导管室再次忙碌起来,手术又一次从天黑做到了天亮。

导管室又叫介入手术室,为手术微创化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平台和技术保障。在该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出血中心三大中心成立以后,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治疗、各类脏器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等“急、难、险、重”手术成为导管室护士常见的急诊手术,这样的情形,每天都会在导管室无数次上演,对于导管室护士来说,为保障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顺畅运行,随时待命、即时作战早已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此时,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导管室重中之重的工作。从导管室启动到介入手术开始必须把握在10分钟之内,急诊电话一响,导管室护士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战场”,与“死神”展开“竞速”。

铺置无菌器械台、准备手术需要无菌物品及各种手术耗材、抽取抢救药物、检查并调试好各种急救设备仪器……导管室护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做着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患者未到达导管室前,我们要与手术医师电话沟通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病情,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有效应对手术中的突发情况。”导管室护理负责人张炎伟介绍,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因此要求介入护士要反应快速、准确预判、熟悉介入手术流程和手术医师的习惯,掌握各种介入耗材的名称、型号及临床应用等。

“手术医师一旦下达医嘱,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出应对,做到精准配合,‘踏准’每一个步点。”患者来时病情较重,意识丧失,术中发生室颤,心率血压极速下降,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心跳,护理人员快速反应,对紧急情况做出判断,迅速进行电除颤,精确给予各种抢救药物,加压补液,配合医生抢救半小时后,患者再次发生室颤,一小时、一小时三十分钟、两小时……铅衣再重,抵不过生命之重,身着20多斤重铅衣铠甲的导管室护士们,依旧没有放弃,在放射线下忙碌穿梭,果断采取应变措施,从凌晨到天亮,经过18次除颤,挽救患者生命于千钧一发之际。

“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我们导管室现运行手术室5间,其中复合手术室1间,年手术量近万台。”市人民医院导管室主任陈海珍介绍,随着各临床科室介入手术新技术的开展,介入护士紧跟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护理团队优质高效配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站式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各类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密网支架辅助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手术,不断提高危重症介入手术的抢救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负重而上,不断攀登,为患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及保障。

明察秋毫的“内镜天使”

张先生进食后出现剧烈呕吐、高热,连喝水都不行。看着脸色蜡黄的父亲,儿子叫来了救护车。

张先生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急诊检查后发现,是因胆管结石堵塞了胆管,胆汁淤积,造成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他的胆结石已有1.5×2.0厘米,将只有0.6—0.8厘米的胆管撑到2.2厘米,需紧急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疏通胆管,引流胆汁。

“随着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仪器设备更新也非常快,我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仪器、手术器械。”内镜室主任郝晓忠介绍,市人民医院内镜室设有胃肠镜检查室、气管镜检查室、喉内镜检查室、膀胱镜检查室及体外碎石室,先后成立“刘变英知名专家工作室”和“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拥有高端内镜检查主机15台,各种内镜80余条,年内镜检查量50000余例。内镜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内镜器械的使用,配合相关科室医师完成内镜下三四级手术,内镜下手术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张先生要做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要用十二指肠镜从口腔依次通过食道、胃,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并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特制的导丝跟器械,腔道狭小,迂曲冗长,检查操作非常困难,对医护配合要求特别高。

术前内镜室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后,有条不紊地准备乳头肌切开刀、斑马导丝、胆管支架、扩张球囊、取石气囊等器械,搭好软镜,在医生插入导丝调整好方向后,护士进行试插管,这对护士的经验和技术都有严格要求。手术中内镜中心护理团队全力配合医生,娴熟撑拉、绷紧,保持导丝力量的平衡,促使各种器械进退有度,适时拖取结石、绽放支架……护士每一项操作都得心应手,默契配合让手术在最短时间里有效、安全地完成。因为术中需要借助X线,这些操作都是在身穿20多斤铅衣的情况下完成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护士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到病除,张先生很快康复出院。

随着做无痛内镜患者的增多,更要求内镜护士熟练掌握麻醉的相关知识,配合麻醉医生全程的麻醉操作,保证每一位患者的诊疗安全。

“阿姨,别紧张,按照我说的做。”

“慢慢放松,慢慢往下咽……”

一位无法麻醉、又敏感难配合的患者正在进行胃镜检查,因为不适加重了患者的紧张,不能很好配合,内镜室护士一边教患者正确的配合方法,一边安抚患者的情绪。每天要接待上百位病人及家属,每位患者的症状都不同,内镜护士每天需要重复着上百次沟通,“超强的沟通能力”也成为内镜室护士必须具备的技能。

此外,“24H急诊绿色通道”为需要内镜下紧急处理的患者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值班护士24小时待命,食道异物(枣核、假牙、骨头、硬币等)、小儿气道异物(干果等)、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操作都离不开护士的配合,患者一次次的转危为安都有内镜室护士背后付出的努力。

一丝不苟的“清洁天使”

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

在封闭高温的空间,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任文建平已经和同事伴着机器的轰鸣,在噪音中不停重复地清洗和干燥,这一天全院临床及手术室所需的各类器械,在白灼的放大镜下检查包装,在滚烫、沸腾的蒸汽中消毒灭菌……一把普通的手术器械从手术台下来,需要经过预处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核对、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十几个工作流程,每一个流程都环环相扣,无数次的弯腰、拾取、消毒、打包,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让每一件手术器械达到无菌要求,合格率100%,让每一件原本污浊的器械都“凤凰涅槃”,赋予它们新的使命。

医院消毒供应这支队伍每天在“下收下送”中川流不息。早上7时,回收人员将穿戴防护用品、带密闭箱、推回收车,按指定路线到病区对物品进行回收、清点、登记,送回消毒供应中心,按照材质、类型、危险度、污染程度等进行分类,选择对应的清洗方式清洗干净后,进行消毒处理。

包装人员先检查清洗质量是否合格、功能是否完好、器械种类及数量是否正确无误等,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并贴上“身份证标签”,为灭菌做好准备。灭菌后物品经层层检查,被认定合格后,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并严格按照类别、灭菌日期摆放在固定位置。发放人员根据回收记录和临床科室的使用申请打印清单,将物品放置在无菌物品下送车上。由下送人员按照指定路线发放到各个科室。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腔镜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腔镜器械结构复杂,关节、轴节、齿槽多不易清洗,器械精密度高且价格昂贵,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消毒供应中心安排专人管理,器械包从回收到发放的所有过程全部记录于可追溯的信息系统中,都有专属的“身份证”,每个环节护士都会认真扫码,严格审查,严谨操作。器械录入系统后会生成唯一的追溯条码,确保有迹可循,实现高效管理。

“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特别是骨科器械很重,件数多,每套器械可能包括:植入钉、植入板上百个,工具上百件,需要我们非常细致清洗检查包装,容不得半点马虎,常常工作结束后都直不起腰。”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天收回堆积如山的各类器械物品,无论春夏秋冬,工作时都必须“全副武装”,每天都上演着同样的“清洗协奏曲”。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全面承担着各临床科室所有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心脏’,为全院医疗、护理提供最为有效的安全保障。”文建平介绍,虽然他们不直接与病人接触,但每一台手术的成功,每一位患者的康复,都见证了他们的心血和付出,他们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关爱病人,释放爱心,对于这份幕后工作他们始终甘之如饴。

无影灯下的“绿衣天使”

洗手、消毒,穿上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初夏的清晨,当市人民医院笼罩在薄雾中,手术室内已是灯火通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已全副武装地投入到新一天的“战斗”。无影灯下,四方的手术间,三尺的手术台,成为他们挥洒汗水的舞台。

作为全院的外科手术治疗平台,手术室的护士面对的是各个科室、各类手术、各种突发情况的配合和处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更高,必须能应对多专科的手术和术中各种突发状况。该护理团队现有护士64人,其中国家级专科护士6名,省级专科护士12名,为了更好适应外科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该院定期选派人员赴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西京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及时学习专业的新动向,为心脏搭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脊柱内镜微创手术、自体肝移植术、经口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人工耳蜗植入术等高精尖手术操作提供安全、科学、合理的环境,使手术室护理专业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早班第一台手术是心脏不停跳的搭桥手术。清点耗材,开启净化空调,调整温湿度,检查房间环境卫生,预习手术过程,详列手术清单……手术护士埋头熟练精准地准备好一切手术用物,生怕有一丝疏忽。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作为医生的左膀右臂,手术室护士针对每台手术都要进行大量的术前准备工作。他们通常要比主刀医生提前1到2个小时到达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们安慰着患者,摆好体位,开放静脉,气管插管,给药,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心脏外科手术是风险系数极大、技术难度极高的一项手术操作。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医生的“手”:手到物到,精确精准;做好手术医生的“眼”:明察秋毫,洞险查遗;做好手术医生的“脑”:知其所想,达其所往……他们总能预知手术医生之所想,根据医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随时调整灯光,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用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及手术方式的及时转换。

此时,患者生命体征突发变化,难以维持时,生死时速,手术室护士们准确预判手术风险之所在,沉着冷静,精准应对,在短短一两分钟配合医生建立好体外循环,保证手术顺利,在与死神的分秒必争中为患者争得一丝生的希望。无论是按部就班的常规手术,还是生死竞速的逐鹿时刻,他们总能冷静应对、一丝不苟,总能从细至微、安全护航。

手术顺利结束。

数百块纱布、大小各异的手术器械,每一个细小的螺丝、螺帽,上百个细如发丝的缝针……手术室护士还要对这些手术用物做出最后核对,数量一致,手术才算圆满结束。

一台手术就是一个上午,一天两台心脏外科手术,做完已至夜幕降临。

“有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严重,无法进行介入手术治疗,需要紧急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晚上9时左右,刚准备休息的心脏专业组护士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匆忙赶往医院,为了这位急诊患者,他们一站便到了凌晨2点。

这已经是心脏专业组护士这个月做的第29台心脏手术了,这样的实例太过于平常,这样的昼夜交织,他们也不知道熬了多少个,但是他们毫无怨言,第二天依旧早早来到空旷的手术室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因为依然有两台心脏搭桥手术在等着他们……

为每一个生命暗程执灯前行,用心守护,与爱同行。在未来的医路上,市人民医院的专科护理团队还将继续奔跑,与死神博弈,拼尽全力,点亮患者生命之光。(临汾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