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宏观 > 内容页

雄起!北漂“棒棒军”肩扛2400斤地铁仪器:别人抬不起的,我们都能抬

2023-08-24 20:02:13 来源:腾讯网

近日,一则视频网上火了:一群北漂的川渝“棒棒”们在北京地铁中支着木杆合抬安检机,在一声声“雄起”的号令声中,十几人就将2400斤的重物扛上了十几米高的台阶。

“这些杆子都是咱们从老家选了种的最直的柏木,磨圆了运过来的。”这群从四川广元来的小伙,从老家运来了定制的木棒,只要是别人抬不起的重物,交给他们“必定送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带着川渝“棒棒”们的蛮劲,一代又一代的广元人先后来到北京,从私人搬家做到大型器械,他们穿梭在北京的街巷、站台,建设的足迹随着北京地铁从城中心一路延伸到市郊。老乡们喊着自己特有的号子,一起以肩膀扛起了北漂生活的千斤重量。

“别人抬不起的东西,我们广元人都能给它抬到目的地”

“咱们几乎每个人都能抬起两三百斤的东西,”抬起这类大型器械,靠的不仅仅是一身蛮劲,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所有人都能同时顺利发力的方式,“这就要用上经验和智慧了。”

从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搬运工人们将一台三四米长,半径一米余宽的安检机器以红绳缠绕,固定在大腿粗细的的木杆上,而后以木杆作为着力框架,台阶上方三人拉着绳子作为向上的牵引,八九名工人便将这台庞然大物扛在了肩上。2400斤的重量分担在每个人肩膀上,平均每人也有近300斤,而这群人却绷足了劲,呼应发号人一声声“雄起”的节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带着机器向上攀登,直到不休止地走过三十多级台阶,最终将安检仪成功送上十多米高的地方。

“他们扛起的不仅仅是机器,还是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这则视频下,不少网友留言点赞,将他们齐刷刷的号子声称为“一种亲切的中国好声音。”

视频的发布者何攀来自四川广元,2008年一场地震震垮他了的学校,13岁的他便离开家乡,来到北京谋生路。曾在大街上卖过矿泉水,也在后厨当过学徒,2020年,何攀自己买了一辆货车,开始和同乡的兄弟们一起,在北京组成了一支“无往不利”的搬运队伍。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手握一根木杆走街串巷的“棒棒军”似乎成为了大众对于川渝搬运工们的固定符号。但对于这群北漂的广元搬运工来说,“棒棒”只能算一种特定场合才会使用的工具。形形色色的复杂情况往往对应着不同的解决办法,物品的重量、体积、形状,甚至是地形都是需要提前熟知、考虑的变量,此时,棍子、绳索或者是自身的臂膀,“只要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都会去尝试。”

“别人抬不起的东西,我们广元人都能给它抬到目的地。”不怕苦、不畏难,一次次看似“不可能”的搬运委托也被这群广元人妥善地解决。近几年,这些外乡人也在北京逐渐打出了名声,只要是市内有需要搬运的大型器械,人们总能首先想到他们。在“山城棒棒军”的名号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逝的当下,这群北漂的川渝搬运工,却在距离家乡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地方,将这种群体精神传承了下来。

只有老乡才听得懂我们的号子

“安徽人来北京做小吃,浙江人来北京搞建筑,而咱们广元人呢?带着老乡来北京做苦力活喽。”杨永超调侃道,他今年56岁,在北京从事搬运工作已有十多年。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批广元人来到北京,挂靠在大型运输公司下,开始从事搬运工作。随后,循着老一辈在北京打下的根基,一批批年轻人离乡上京,搬运也成为他们融入这座城市的第一块敲门砖。

邓敏今年近50岁,21世纪初便与几位老乡一同来到北京从事搬运工作,算是广元最早上京的一批老江湖了。2017年,老邓师傅的侄子邓登全也辞去家乡文员的工作,来到北京加入了搬运行业,“因为这边老乡多嘛。”

尽管这群广元老乡们的年龄跨度从60后直至90后,但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一起干活就都是兄弟,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差距而存在身份的高低。有时间,老乡们也会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只要有生意了也会相互照应,“谁带了单子来了,谁就当咱们的老大。”

就像只有长在家乡的柏木才能用得趁手,在老一辈的邓敏、杨超元看来,来自同一处的人们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只有老乡才能听懂老乡的号子,也只有老乡才能扛起统一的节奏。”

一声声带着乡音的“雄起”便成为连接他们的专属信号。

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这群在外打拼的广元人一年只回一次家。每当靠近年关了,老乡们便会约好时间,各家开着自己的车,一同组成回乡的车队,看过父母、亲戚后,在老家大约休息个二十来天,又陆续回到北京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职业寿命?广元搬运人的未来

尽管在北京奋斗多年,但对于这些人而言,广元始终是他们真正的故乡。

老邓师傅来北京已经20年,眼看着城市从二环修到七环,一碗刀削面从两块五涨到十六,北京地铁中的“黄金点位”也从银行提款机,变成了样式繁多的商业售卖机。“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个月只能赚两三百,现在一个月也能有一万五。”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其他工作时,老邓师傅表示,这么多年下来也已经习惯了作为搬运工的生活节奏,“对我来说,卖力气才是最踏实,也最高效的赚钱方式。”老邓师傅打算再干几年,多攒点积蓄回老家,“把舞台留给年轻人嘛。”

相较于老邓师傅“隐退”的想法,已经56岁的杨永超却仍然怀抱着再坚持十年的热情。“大家都以为我们干苦力的会显老,但出去干活,别人都还以为我才四十岁出头呢。”对于杨师傅而言,搬运这份“苦力活”始终是一份能源源不断创造成就感的工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杨师傅的住所从最初在北二环附近的公司宿舍,搬到了北五环外十五六平米的出租间。虽然至今并没有在北京定居,但杨师傅靠着自己的双手与臂膀,构筑着自己对于这个城市无可替代的意义。“这些年北京地铁里的那些机器大部分都是我们搬运的,我还能准确给你背出每个站点的进站路线、电梯位置呢!”小到全区小学开学前所需的课本,大到冬奥会、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开场前的物资搬运,市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留下了这群广元人参与的痕迹。

正如身体会存在着力量的极限,搬运这份职业也仿佛存在着寿命。尽管老一辈的广元搬运工乐观地打算干到力竭为止,但他们也发现,这两年能来干苦力活的年轻人也在慢慢减少。“现在还是60后,70后担主力,年轻人还是不太能吃苦。”老邓师傅的儿子也曾来到北京从事搬运,“干了差不多一年,又回到成都去工厂打工去了。”

另一方面,对于未来,这群北漂的年轻小伙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在认识到长期做搬运存在的局限性后,他们开始在这座城市探索着更多的可能性。以搬运队伍为中心,年轻人何攀逐渐负责一些统筹商谈的事务,期望能多方寻求更稳定、更具规模的合作;而曾经在老家做过销售工作的小邓师傅,则在考虑未来慢慢转型,去尝试做一些二手车业务。老邓师傅想留下来的“舞台”在未来是否仍能传承下来,在当下尚且难以预测。

潇湘晨报记者陈樱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