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宏观 > 内容页

每日科研进展 l 2022.04.28 l

2023-07-10 17:38:48 来源:哔哩哔哩


(相关资料图)

质体介导的 RNAi 可高效防治西花蓟马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类刺吸式害虫,对农业和园艺作物造成巨大破坏,随着人类交流的日益增快,西花蓟马已经在遍及世界各地。西花蓟马体型小,善于隐匿,例如,其产卵时,可以将卵嵌入植物组织内部,若虫和成虫隐匿在植物芽叶或者花苞之中,极难被发现。此外,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西花蓟马对大多数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进一步加剧了防治难度。

华中农业大学Ralph Bock和张江团队于2022年4月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发表了题目为“Efficient control ofwestern flower thrips by plastid-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研究论文。作者发现,西花蓟马在进食时,会摄入大量的叶绿体RNA,于是作者在叶绿体基因组中表达针对西花蓟马基因的长dsRNA,诱导有效的RNAi反应,并有效地杀死目标昆虫。其结果表明,植物质体介导的RNAi可以精准靶向非咀嚼式害虫,这为防治蓟马及其它刺吸式害虫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RNA干扰(RNAi)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化学农药替代品,它通过递送针对昆虫基因的dsRNA来实现害虫控制的目的。针对昆虫必需基因表达dsRNA的核转基因植物对几种昆虫具有有限的保护作用,比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西部玉米根虫(Diabrotica virg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桃蚜(Myzus persicae)和粉虱(Bemisia tabaci)。但是,核转基因策略可达到的控制水平通常不足以用于实际应用。质体介导的RNA干扰(PM-RNA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害虫防治策略。先前的研究表明,将dsRNA稳定转染到质体基因组并表达,可以有效控制一些鞘翅目害虫,相比之下,由于质体中缺乏RNAi机制,质体转基因的dsRNA 表达可以更为容易的增加dsRNA的积累,使其更容易实现害虫防治的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如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美洲棉铃虫(Helicoverpa zea)和棉铃虫的质体转基因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质体转基因技术在其他害虫群,尤其是非咀嚼式昆虫中的应用和效果知之甚少。 

在通过人工饲喂、显微注射和共生体递送dsRNA等方案可以成功引发西花蓟马的RNAi反应之后,研究人员设计开发了“PM-RNAi策略”,进行质体介导的RNAi 防控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分别构建了质体和核转基因的烟草植物,以表达西花蓟马的四个靶标基因(ACT、TUB、VAT和SNF)的dsRNA或发夹RNA(hpRNA),所有四个靶基因都成功表达为来自质体基因组的dsRNA和hpRNA(图1)。

结果显示,四个基因的dsRNA和hpRNA都可以在质体基因组中高水平表达。这里虽然使用了相同的Prrn启动子用于4种转基因中dsRNA和hpRNA的生产,但是,RNA的积累水平存在差异。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基因片段的长度及其可能的GC含量有关。但是,总体而言,靶向同一昆虫基因的转质体细胞系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说明质体表达的dsRNA,hpRNA都可作为西花蓟马中RNAi反应的有效触发因素。为了评估转质体和核转基因植物防治西花蓟马的效果,作者对西花蓟马幼虫的昆虫进行了生物测定。对照植物(Nt-wt和Nt-pt-dsNDUFVII)、转质体(Nt-pt-dsSNF和Nt-pt-hpSNF)和核转基因植物(Nt- nu-hpSNF)连续处理6天,与核转基因植物相比,转质体植物诱导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在6天后几乎所有幼虫死亡(图2)。 

转基因植物,可以有效的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伤害,转质体植物与核转基因植物相比无疑是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RNAi技术体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1)质体中的 dsRNA/hpRNA积累水平更高;2)质体中不存在将dsRNA切割成siRNA的RNAi机制。该项研究中,作者提供了一种基于“PM-RNAi策略”防控西花蓟马的方案,这一策略优于核基因表达dsRNA的策略。这一研究表明,“PM-RNAi策略”可以靶向其他重要的非咀嚼昆虫(类似于西花蓟马取食方案的刺吸式害虫---能够摄取表皮和叶肉细胞内容物)(图3),进而将该技术扩展到缨翅目和其他潜在的刺吸植物的害虫。

原文链接:

关键词: